日期:2025-08-06 10:12:07
1946年4月8日,山西兴县的黑茶山发生了一起空难,一架C-47运输机在山中撞山,机上17人全部遇难。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空难,还涉及了众多历史人物。遇难者中包括了中共的著名将领叶挺,以及他的妻子李秀文、两个孩子和他们的保姆。这个悲剧震惊了国共两党,也让国民党老将张发奎心情沉重,久久不能释怀。多年后,他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若是多给两张机票,叶家就不会全军覆没。”
张发奎和叶挺虽然分别属于国民党和共产党,但两人的友谊深厚,犹如铁哥们。从军校到战场,他们携手并肩,曾共度无数风雨。然而,历史的洪流无情地将他们拆散。张发奎是1896年出生在广东始兴县的客家家庭,早年读过私塾,后在广州做学徒。1912年,年仅16岁的张发奎加入了当地的民团,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,之后他进入了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七期,与叶挺、薛岳等人一同求学。
在军校学习后,张发奎逐渐崭露头角。1919年,他加入了孙中山的援闽粤军,曾为孙中山担任贴身卫兵,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。1922年,陈炯明叛乱,孙中山的复兴之路一度陷入困境,而张发奎带领部队坚定地在广西抗敌,为孙中山后来复出铺平了道路。1923年,张发奎协助孙中山将陈炯明赶走,建立了一个新的革命政府。
展开剩余81%张发奎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北伐战争期间。1926年至1928年,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指挥官,这支部队也因此得名“铁军”。在他的领导下,“铁军”打下了长沙和武汉,成功击败了吴佩孚的军队。尤其是在1926年8月的汀泗桥战役中,张发奎亲自指挥,以少胜多,打出了惊人的战绩,迅速让“铁军”名声大噪。北伐胜利后,尽管国共分裂,张发奎并未选择与共产党站在一起,继续在国民党效力,后来担任过军长、战区司令等重要职务。抗战时期,他负责第四战区,指挥了武汉会战和广州保卫战,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叶挺也是1896年出生,来自广东惠阳。家境平凡的他少年时便投身革命,加入了同盟会,并积极参与辛亥革命。1916年,他先后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和保定军校,并与张发奎成为同窗。1919年,他与张发奎共同加入了援闽粤军,从此两人的友情日益深厚。1924年,叶挺赴苏联学习军事,回国后加入了共产党。1925年,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,隶属于张发奎的12师。北伐时期,叶挺带领独立团攻占武昌,炸开了城墙,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北伐时期的名将。
张发奎和叶挺的友谊从军校开始,战场上历经磨砺,情谊更加深厚。1925年,张发奎看重叶挺的能力,提拔他担任独立团团长,给予了他许多信任。叶挺则在部队里悄悄发展共产主义思想,为后来的南昌起义埋下伏笔。尽管张发奎知道叶挺的政治立场,但他们依旧维持着兄弟般的关系。张发奎曾说:“叶挺是共产主义者,但我俩的感情比什么都强。”那时,叶挺和李秀文的婚事也有了进展,李秀文的父亲要求叶挺升职为团长后才答应婚事,而张发奎也在其中发挥了帮助的作用,帮叶挺解决了这桩婚事。
1927年,国共分裂,叶挺投身南昌起义,正式与国民党对立。张发奎奉命追捕叶挺,但他并未下重手,而是尽量劝说他,尽力保住了两人的友情。抗战期间,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,而在1941年,发生了皖南事变,叶挺被国民党逮捕。张发奎得知消息后,立刻派人送去3万元,以帮助李秀文一家度过难关,同时还安排人照顾他们的生活。
1946年3月25日,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关押了五年后终于被释放。张发奎当时正忙于国共谈判的工作,当叶挺向他发信表示想要去广州看望他时,张发奎却因时局紧张而拒绝了这次见面。他告诉叶挺,“现在不方便,保重身体。”这一封回信直接断绝了叶挺的广州之行,没过多久,叶挺决定带着家人前往延安,找中共中央。就在4月8日,叶挺和妻子李秀文、两个孩子以及保姆一起登上了前往延安的C-47运输机。然而,这架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的黑茶山撞山,机上所有人都未能生还。
当张发奎在广州得知这个噩耗时,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。他听到副官的报告后,手中的笔掉落,整个人愣住了。事后,他才知道这架飞机的机票正是广州行营发的。李秀文曾向行营申请过机票,甘丽初批准了三张,允许她带着两个孩子从桂林前往重庆与叶挺汇合。张发奎事后想,如果当时多发两张票,也许叶挺的其他孩子也会上飞机,那整个叶家可能就全军覆没了。
张发奎在回忆录中提到,叶挺有九个孩子,而1946年在桂林跟随李秀文的只有叶小青和叶正明。其他孩子,如大儿子叶振华,已经独立生活并未同行。要是当时多给几张票,或许叶挺的其他孩子会登机,导致整个家庭的命运改变。这一番自责的情绪,在张发奎心中盘旋不去。他觉得自己应该在广州亲自处理这件事,或许能为叶家争取更多的机会,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。
叶挺的逝世,给国共两党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张发奎在其后的岁月里,继续为国民党效力,直到1949年他被派往海南担任军政长官。后来,随着国民党败退至香港,张发奎退出了军政圈,定居香港并开始撰写回忆录。在他的回忆录中,叶挺被多次提及,言辞间充满了对这位旧友的怀念。1980年,张发奎在香港去世,享年84岁。叶剑英得知消息后,特地发来唁电,表达了对这位老朋友的悼念。
叶挺一生在中共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,作为“铁军”的灵魂人物,他在北伐、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。而他的幸存子女也不负众望,长子叶振华成为了学者,二儿子叶正大在航空领域大有作为。为了纪念叶挺及其家人,山西兴县修建了“四八烈士纪念馆”,以传承他们的精神。
张发奎在晚年曾回忆道,自己始终未能放下与叶挺的这段友谊。这份情感,跨越了国共的对立,见证了两个有理想、有抱负的军人,从战场到人生的跌宕起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