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8-06 08:37:27
《——·前言·——》
1950年冬季,朝鲜东部的黄草岭,在一个寒冷的地窖里,响起了坚定的“坚持到底”的口号。此时,指挥官已是血流不止,昏迷不醒,但他依然力竭呼喊着命令。
这位英勇的指挥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8师的参谋长——胡乾秀。
胡乾秀生于1916年,湖北阳新县枣园村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少年时期便投身红军,十三岁开始跟随队伍征战南北,勇往直前,未曾退缩。1931年,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参与了艰苦的南方游击战争,身处敌人重围数次险些丧命,却从未动摇。
展开剩余82%抗日战争爆发后,胡乾秀被调往新四军。在江苏顺河集的战役中,他指挥小股队伍在村口工事中顽强防守,连续抵挡日军14次冲锋,歼敌270余人,几乎打光了所有弹药。战后,百姓称他为“江阴老虎”。他的同僚回忆道,每次作战前,他总会在泥地上铺开地图,手持树枝反复推演敌军动向。
在解放战争中,胡乾秀参与了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,在指挥过程中,他常常亲自率队穿越敌军重重包围,计算每一个山头的精准位置。在枪林弹雨中,他从未后退一步。某次孟良崮战役前夜,胡乾秀冒雨走到侦察连前沿阵地,亲自用望远镜观察敌军动向。即便身边战士提醒前方有狙击手,他依然冷静回应:“能动我,说明他也暴露了。”
1950年,胡乾秀调任第20军58师参谋长。此时,他刚进入南京军政大学学习,但抗美援朝的爆发使得他毫不犹豫地请缨参战。调令下达当天,他只带走了一本作战笔记和一个军用水壶,便匆匆启程。到达朝鲜后,胡乾秀以惊人的毅力在行军中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端。他几乎没有休息过,每次翻越大宁岭时,面对美军侦察车队时,他毫不犹豫地亲自指挥小队突袭,炸毁敌人的补给车,成功切断敌军的后路。
到了长津湖战役时,情况更为严峻。58师被命令驻守黄草岭,阻击南撤的美军陆战1师。当地气温骤降至零下40℃,山林遮蔽,敌军火力凶猛,周围缺乏掩护。胡乾秀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地形勘察,徒步行进30公里,在冰面上用炭条绘制部署图。他带领队伍,设立炸药封锁点,切断敌军的撤退路线,形成“钳形包围”。
在阵地频繁易手的情况下,他时常亲自带着地图前往前线指挥,每一次炮弹爆炸后,他总是躲在沟壑里,毫不畏惧。12月20日清晨,美军侦察机锁定了黄草岭地窖的位置,投下了燃烧弹和炸弹。指挥所瞬间起火,除胡乾秀外,其他指战员都壮烈牺牲。他被炸断了右腿,但仍然坚持指挥,靠着血水和泥土支撑着自己的身体。他举起一块布条,大声命令道:“别乱,阵地还在我们手里!”话音未落,他便昏倒了。
在被背负穿越弹坑时,胡乾秀再次醒来,低声吩咐:“告诉连长,阵地一定得守住。”然而,最终因伤势过重,他未能抢救回来,年仅34岁。数十名战士含泪将他安葬在黄草岭的山石缝中,简陋的墓碑上只放了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58师参谋长胡乾秀”。
胡乾秀的英勇牺牲没有动摇58师的士气,几天后,美军陆战1师在强烈阻击下开始向南撤退,志愿军成功完成了战略任务,东线战局发生了转折。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,有一座刻着“胡乾秀烈士”的碑,旁边矗立着他的铜像,手持作战图,永远定格在他指挥的瞬间。
战后,58师将胡乾秀的牺牲上报,消息一度被保密。直到三个月后,战友才将消息告知后方。胡乾秀的遗体由烈士遗体收殓小组带回国,沈阳陵园里,他的棺木上只覆盖着白布,内藏半截右腿和军帽。
1951年3月,志愿军总部追认胡乾秀为烈士,并追授“一级战斗英雄”称号,记特等功一次。当消息传回阳新县时,胡乾秀的妻子刚生下儿子。她听到电报后,默默低头,坐了两天才开口。孩子出生后,她给他取名“胡忆朝”,寄托着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敬仰。
胡乾秀的事迹虽然曾一度被掩埋,但随着国家公开战争文献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位英雄的故事。如今,胡乾秀的名字不仅在阳新县成为了历史的记忆,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了勇气与奉献的象征。
2023年,胡乾秀的儿子胡忆朝受邀参加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特展。在展厅播放的老录像前,胡忆朝久久凝视屏幕,默默无言。工作人员递给他一条围巾,他低声说道:“父亲走得太早,我很多年不敢听他喊口号的声音。”胡乾秀的牺牲,成为了他一生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,也成为了国家和民族历史中永不磨灭的一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